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梅尧臣的《哀国子黄助教》 全文: 儒者务欲博,诵说穷各秋。 衣裙未及解,含珠以见求。 闽称黄夫子,常恐学不流。 有徒如浮萍,匝匝围刳舟。 聚书将万卷,载行无马牛。 去年来京师,满箧分寄投。 半在吴楚间,半入赵卫陬。 昨日大官荐,青袍变绨裘。 今朝为异物,寸禄与命雠。 独闻邯郸公,哀之使敛收。 曷其禀赋薄,安得被王侯。 旅殡欲焉托,定将葬何州。 生为四方游,死当不择丘。 岂必归故乡,万里过山头。
名句书法欣赏 衣裙未及解,含珠以见求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衣裙下裳。泛指衣和裙。《宋书·五行志一》:“ 陈郡 谢灵运 有逸才,每出入,自扶接者常数人。民间謡曰‘四人挈衣裙,三人捉坐席’是也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九回:“那 张金凤 整好衣裙,仍同 十三妹 回到西间坐下。” 茅盾 《子夜》一:“我去年到乡下去过,也没看见像你这一身老式的衣裙。” 未及(1) 来不及 老师未及说完,下课铃响了 (2) 并未涉及 他所说的只是事,而未及你本人 含珠(1).口中衔珠。《庄子·外物》:“生不布施,死何含珠为!” (2).喻怀才。 宋 梅尧臣 《哀国子黄助教》诗:“儒者务欲博,诵説穷冬秋。衣裙未及解,含珠以见求。” 死者口中所含之珠。《吕氏春秋·节丧》:“国弥大,家弥富,葬弥厚。含珠鳞施,﹝夫﹞玩好货宝,钟鼎壶滥,轝马衣被戈剑,不可胜其数。” 高诱 注:“含珠,口实也。” 章炳麟 《信史下》:“古之葬者,含珠鳞施。鳞施者,玉柙是也。”参见“ 含 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