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陆游的《三山卜居今三十有三年矣屋陋甚而地有余数世》 全文: 印累累,绶若若,换君朱颜君不觉。 冠如箕,剑拄颐,苍头庐儿笑君痴。 不如短褐归乡舍,上毕租庸下婚嫁。 横陂引水莳禾黍,高陆犁荒种桑柘。 比邻毕出观夜场,老稚相呼作春社。 鸡争舂米茅檐底,犬吠行人槿篱罅。 数椽幸可传子孙,此地它年名陆村。 藜羹一饱能世守,殊胜养牛并上尊。
名句书法欣赏 鸡争舂米茅檐底,犬吠行人槿篱罅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茅檐 茅,指盖屋的草;檐,本是房檐。茅檐指茅屋 茅檐低小,溪上青青草。——宋· 辛弃疾《清平乐·村居》 犬吠狗叫。喻小的惊扰。 唐 杜牧 《上李司徒相公论用兵书》:“一军无主,仅一月日,曾无犬吠,况於他谋。”参见“ 犬吠之警 ”。 行人 步行的人。古指出行的人;出征的人;又作使者的通称 会其行人发露,瓒亦枭夷,故使锋芒错缩,厥图不果。——《三国演义》 行人驻足听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 行人弓箭各在腰。——唐· 杜甫《兵车行》 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 槿篱木槿篱笆。 南朝 梁 沉约 《宿东园》诗:“槿篱疎復密,荆扉新且故。” 唐 王维 《春过贺遂员外药园》诗:“前年槿篱故,今作药栏成。” 赵殿成 笺注引《通志略》:“木槿,人多植庭院间,亦可作篱,故谓之槿篱。” 宋 孙光宪 《风流子》词:“茅舍槿篱溪曲,鸡犬自南自北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