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曰仁归祢庙,时夏绎清明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张方平的《仁宗皇帝挽辞三首·其一》 全文: 参考注释祢庙父庙。或称考庙。《左传·襄公十二年》:“凡诸侯之丧,异姓临於外,同姓临於宗朝。同宗於祖庙,同族於禰庙。” 杜预 注:“父庙也。同族谓高祖以下。”《左传·襄公十三年》:“所以从先君於禰庙者。” 杜预 注:“从先君代为禰庙。” 孔颖达 疏:“《祭法》云,诸侯立五庙,曰:考庙、王考庙、皇考庙、显考庙、祖考庙。此云禰庙,即彼考庙也……禰,近也。於诸庙,父最为近也。”《穀梁传·文公十六年》:“夏,五月。公四不视朔。天子告朔于诸侯,诸侯受乎禰庙。礼也。” 范宁 注:“每月天子以朔政班于诸侯,诸侯受而纳之禰庙。” 时夏夏季。 唐 韦应物 《昙智禅师院》诗:“时夏方新雨,果药发餘荣。” 清明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,在4月4、5或6日。在节日里人们扫墓和向死者供献特别祭品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