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明代王佐(汝学)的《虞美人草》 全文: 秦代有佳人,嫁与重瞳客。 一剑起陇亩,万夫惊咤叱。 自言初嫁夫,倚此拔山力。 天地有崩陷,此身得安息。 夫何事多违,往事成追忆。 始也斩冠军,提兵入赵壁。 秦军三十万,土崩原野赤。 指挥五诸侯,在手左右易。 西楚霸乾坤,诸侯皆列辟。 刚强本难恃,百胜竟何益。 无何屡胜后,一败见中极。 垓下决雄雌,楚歌惊四剧。 汉已得楚乎,是何晚也识。 壶关三老书,此汉基王迹。 汉已得楚者,胡不早惊惕。 从来学兵法,本学万人敌。 一姬儿女身,可当雄剑击。 姬兮神不死,年年春草碧。
参考注释胡不何不。《诗·鄘风·相鼠》:“人而无礼,胡不遄死?”《诗·唐风·杕杜》:“嗟行之人,胡不比焉?人无兄弟,胡不佽焉?”《史记·张耳陈馀列传》:“苟必信,胡不赴 秦 军俱死?”《汉书·韦贤传》:“黄髮不近,胡不时监?” 惊惕(1).惊惧。 晋 干宝 《搜神记》卷十一:“ 齐景公 渡於 江 沅 之河,黿衔左驂,没之。众皆惊惕。” 唐 萧颖士 《答韦司业垂访》诗之一:“高堂列众宾,广座鸣清絃。俯仰转惊惕,徘徊独忧煎。” 清 宣鼎 《夜雨秋灯录续集·古泗州城》:“私以昨夜宿处询舟子,约畧言之,云其中絶无人烟。心更惊惕,不知所云。” (2).警惕。惊,通“ 警 ”。 唐 李白 《泾溪南蓝山下寄何判官昌浩》诗:“恨君阻欢游,使我自惊惕。” 明 唐顺之 《阅视军情首疏》:“臣受命惊惕,不敢自寧,星驰前往。” 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二》:“越十餘日,捕获,夫妇之姦乃并败,余兄弟甚快之。 姚安公 曰:‘……故遇此种事,当生惊惕心,不可生欢喜心。’”一本作“ 警惕 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