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回銮过三关再咏》 全文: 三关兴京西,设险天锡久。 然当我祖际,言创不言守。 明兵倾国来,迎出攻而取。 斩将与搴旗,纷彼败以走。 乃知禦敌法,贵夺不贵受。 如明之盛时,其边非不九。 能入复能出,彼何曾掣肘。 然在今言今,守实在九有。
参考注释搴旗(1).拔取敌方旗帜。《吴子·料敌》:“然则一军之中,必有虎賁之士,力轻扛鼎,足轻戎马,搴旗斩将,必有能者。” 汉 司马迁 《报任安书》:“不能备行伍,攻城野战,有斩将搴旗之功。” 唐 杜甫 《前出塞》诗之二:“捷下万仞冈,俯身试搴旗。”《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·广东纪事诗》:“笑他兵力输民力,斩将搴旗几十村。” (2).高举旗帜。 黄远庸 《政党安在》:“其四……则临时奔赴,搴旗呐喊,好为生事者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