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明代王渐逵的《同汪得之欧阳从道黎一卿黄伯才伦彦周避暑矩洲书院分韵得避字》 全文: 西郭缅宏敞,南州转纡憩。 绿华派殷荫,丹菂蔓茜离。 平畴散穜稑,古壁依薜荔。 轮鞅渐以违,丛嚣得深避。 高朋集燕坐,肴尊荐嘉惠。 妙响谐逸兴,微言祈玄秘。 瞑生烟栋寒,翠浥雨山细。 虽无丝与竹,灵籁自歆媚。 日暮薄言旋,驰情动幽慨。
参考注释平畴 平坦的田野 穜稑指先种后熟的谷类和后种先熟的谷类。《周礼·天官·内宰》:“上春,詔王后帅六宫之人,而生穜稑之种,而献之于王。”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:“先种后孰谓之穜,后种先孰谓之稑。” 晋 潘岳 《藉田赋》:“后妃献穜稑之种,司农撰播殖之器。” 唐 陆龟蒙 《村夜》诗之一:“专专望穜稑,搰搰条桑柘。”《明史·礼志三》:“ 顺天府 官以耒耜及穜稑种进呈。” 清 龚自珍 《海门先啬陈君祠堂碑文》:“怀穜稑,储瓶缶。” 薜荔(1).植物名。又称木莲。常绿藤本,蔓生,叶椭圆形,花极小,隐于花托内。果实富胶汁,可制凉粉,有解暑作用。《楚辞·离骚》:“擥禾根以结茝兮,贯薜荔之落蘂。” 王逸 注:“薜荔,香草也,缘木而生蘂实也。” 唐 宋之问 《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》诗:“薜荔摇青气,桄榔翳碧苔。”参阅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草七·木莲》。 (2).梵语Preta的译音。或译为“薜荔多”。义为饿鬼。 唐 玄应 《一切经音义》卷九:“薜荔,蒲细,来计反,此译言饿鬼也。”《云笈七籤》卷十:“薜荔者,饿鬼名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