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咏和阗玉荷叶洗》 全文: 向谓土浸率古器,今始识有阴阳异。 阴土浸实出佳城,阳土浸自和阗至。 皮相华斑乃若同,入骨阳浅阴深致。 是洗初视疑炎刘,旋思彼代无斯制。 固知转鬻由和阗,捐玉何妨存此意。 荷叶荷花成一束,叶大如承水浆翠。 淡黄*片片皴其表,又似经霜将破碎。 古人格物或遗兹,吟用长言识其备。
参考注释古人 泛指前人,以区别于当世的人 格物(1) 穷究事物的道理 格物致知 (2) 纠正人的行为 长言(1).引长声音吟唱。语出《礼记·乐记》:“言之不足,故长言之;长言之不足,故嗟叹之。” 郑玄 注:“长言之,引其声也。” 唐 元稹 《善歌如贯珠赋》:“长言邐迤,度曲缠*绵。” 朱自清 《中国歌谣》:“歌者,咏言之谓,咏言即永言,永言即长言也……长言生于咏叹,故曲折而纡徐。” (2). 汉 代注家譬况字音用语。与“短言”相对。《公羊传·庄公二十八年》“《春秋》伐者为客” 汉 何休 注:“伐人者为客,读伐长言之, 齐 人语也。” 清 钱大昕 《十驾斋养新录·伐》:“长言,若今读平声;短言,若今读入声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