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唐代杜甫的《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》 全文: 胡虏潜京县,官军拥贼壕。 鼎鱼犹假息,穴蚁欲何逃。 帐殿罗玄冕,辕门照白袍。 秦山当警跸,汉苑入旌旄。 路失羊肠险,云横雉尾高。 五原空壁垒,八水散风涛。 今日看天意,游魂贷尔曹。 乞降那更得,尚诈莫徒劳。 元帅归龙种,司空握豹韬。 前军苏武节,左将吕虔刀。 兵气回飞鸟,威声没巨鳌。 戈鋋开雪色,弓矢尚秋毫。 天步艰方尽,时和运更遭。 谁云遗毒螫,已是沃腥臊。 睿想丹墀近,神行羽卫牢。 花门腾绝漠,拓羯渡临洮。 此辈感恩至,羸俘何足操。 锋先衣染血,骑突剑吹毛。 喜觉都城动,悲怜子女号。 家家卖钗钏,只待献春醪。
参考注释毒螫(1).谓毒虫等刺人或动物。《鬼谷子·权》:“螫虫之动也,必以毒螫。”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:“贞虫之动以毒螫,熊羆之动以攫搏,兕牛之动以觝触,物莫措其所脩而用其所短也。” 唐 韩愈 《永贞行》:“蛊虫群飞夜扑灯,雄虺毒螫堕股肱。” (2).指毒汁、毒素。 唐 元稹 《蛒蜂》诗序:“蛒,蜂类而大,巢在褰鼻蛇穴下,故毒螫倍诸蜂蠆。” (3).毒害;危害。 汉 班固 《白*虎通·谏诤》:“民蒙毒螫。”《明史·黄尊素传》:“柴栅既固,毒螫谁何。” (4).指毒害人的行为。《史记·律书》:“喜则爱心生,怒则毒螫加,情性之理也。” 汉 班固 《西都赋》:“流大 汉 之愷悌,盪亡 秦 之毒螫。” (5).犹毒辣。 章炳麟 《驳康有为论革命书》:“况于廷杖虽除,诗案史祸,较诸廷杖毒螫百倍。” 腥臊 腥臭 钻燧取火以化腥臊。——《韩非子·五蠹》 腥臊恶臭。 腥臊并御。——屈原《涉江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