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王安石的《送董伯懿归吉州》 全文: 我来以丧归,君至因谪徙。 苍黄忧患中,邂逅遇於此。 去年服初除,听赦相助喜。 看君数归月,但屈两三指。 茫然冬更秋,一笑非愿始。 篮舆杨柳下,明月芙蕖水。 僮饥屡闚门,客罢方隐几。 是非评众诗,成败断前史。 时时对奕石,漫浪争生死。 送迎皆幅巾,设食但陈米。 亦曾戏篇章,挥翰疾蒿矢。 君豪才有余,我老惫先止。 东城景阳陌,南望长干紫。 欲斸三亩蔬,於焉寄残齿。 经过计后日,唱和犹在耳。 新恩忽舍我,欣怅生彼己。 江湖北风帆,捩柂即千里。 相逢知何时,莫惜缣与纸。
名句书法欣赏 时时对奕石,漫浪争生死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时时常常。《史记·袁盎晁错列传》:“ 袁盎 虽家居, 景帝 时时使人问筹策。” 唐 李咸用 《题刘处士居》诗:“溪鸟时时窥户牖,山云往往宿庭除。” 杨朔 《潼关之夜》:“河水在暗夜里闪动着黑亮的波光,时时还有一点两点潮湿的渔火浮动在水面上。” 漫浪放纵而不受世俗拘束。《新唐书·元结传》:“公之漫其犹聱乎?公守著作:不带笭箵乎?又漫浪於人间,得非聱齖乎?” 宋 欧阳修 《自叙》诗:“余本漫浪者,兹亦漫为官。” 明 吴承恩 《祭卮先生文》:“ 承恩 , 淮海 之竖儒也,迂疎漫浪,不比数於时人。” 生死(1) 生存和死亡 生死攸关的问题 (2) 预言命运的 他认为什么时候死是在生死簿上早就注定的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