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夜探群书味中理,鸡鸣而作还奉行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强至的《通判国博中斋诗》 全文: 名句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书味书中的韵味。 宋 陆游 《晚兴》诗:“客散茶甘留舌本,睡餘书味在胸中。” 中理犹正理。《南史·隐逸传上·顾欢》:“夫中理唯一,岂容有二?” (1).切合事理。《吕氏春秋·怀宠》:“必中理,然后説;必当义,然后议。”《后汉书·李固传》:“其言有中理,即时施行,显拔其人,以表能者。”《北齐书·文襄帝纪》:“ 神武 试问以时事得失,辨析无不中理。” 明 何景明 《与李空同论诗书》:“辞艰者意反近,意苦者辞反常,色澹黯而中理,披慢读之,若摇鞞鐸耳。” (2).符合腠理。 汉 桓宽 《盐铁论·繇役》:“屠者解分中理,可横以手而离也。” 鸡鸣(1).鸡叫。常指天明之前。《诗·郑风·风雨》:“风雨凄凄,鸡鸣喈喈。” 南朝 宋 鲍照 《行药至城东桥》诗:“鸡鸣关吏起,伐鼓早通晨。” 清 顾炎武 《燕中赠钱编修秉镫》诗:“ 燕 市鸡鸣动客轮,九门驰道足黄尘。” 鲁迅 《秋夜有感》诗:“中夜鸡鸣风雨集,起然烟卷觉新凉。” (2).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“ 刘琨 称 祖车骑 为朗诣”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《晋阳秋》:“ 逖 ( 祖逖 )与司空 刘琨 俱以雄豪著名。年二十四,与 琨 同辟 司州 主簿,情好绸繆,共被而寝。中夜闻鸡鸣,俱起,曰:‘此非恶声也。’每语世事,则中宵起坐,相谓曰:‘若四海鼎沸,豪杰共起,吾与足下相避中原耳。’”事又见《晋书·祖逖传》。后以“鸡鸣”为身逢乱世当及时奋起之典。 唐 李白 《宣城送刘副使入秦》诗:“虎啸俟腾跃,鸡鸣遭乱离。” 奉行(1) 履行 奉行诺言 (2) 执行 部中老胥,家藏伪章,文书下行直省,多潜易之,增减要语,奉行者莫辨也。——清· 方苞《狱中杂记》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