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唐代许棠的《冬杪归陵阳别业五首》 全文: 无媒归别业,所向自乖心。 闾里故人少,田园荒草深。 浪翻全失岸,竹迸别成林。 鸥鸟犹相识,时来听苦吟。 眠云终未遂,策马暂休期。 上国劳魂梦,中心甚别离。 冰封岩溜断,雪压砌松欹。 骨肉嗟名晚,看归却泪垂。 学剑虽无术,吟诗似有魔。 已贫甘事晚,临老爱闲多。 鸡犬唯随鹿,儿童只衣蓑。 时因寻野叟,狂醉复狂歌。 乡国乱离后,交亲半旅游。 远闻诚可念,归见岂无愁。 败苇迷荒径,寒蓑没坏舟。 衡门终不掩,倚杖看波流。 游秦复滞燕,不觉近衰年。 旅貌同柴毁,行衣对骨穿。 篱寒多啄雀,木落断浮烟。 楚夜闻鸣雁,犹疑在塞天。
参考注释木落树叶凋落。 晋 左思 《蜀都赋》:“木落南翔,冰泮北徂。” 南朝 齐 王融 《议给虏书疏》:“春草水生,阻散马之适;秋风木落,絶驱禽之欢。” 唐 李峤 《与雍州崔录事司马录事书》:“春还 江 北,时兴 楚 客之謡;木落 淮 南,乍动 潘生 之思。” 元 周权 《湘中》诗:“天寒 楚 云浄,木落 湘 山幽。” 清 顾炎武 《赋得老鹤万里心用心字》:“木落依空沼,云多失旧林。” 包蕾 《猪八戒学本领》:“行够多时,又是夏尽秋来,但平林木落,远山含烟。” 浮烟亦作“浮烟”。飘动的烟气或云雾。 晋 左思 《吴都赋》:“飞爓浮烟,载霞载阴。” 唐 司空曙 《云阳馆与韩绅宿别》诗:“孤灯寒照雨,湿竹暗浮烟。” 明 高启 《赠醉樵》诗:“世间万事如浮烟,看棋何必逢神仙。” 王闿运 《<衡阳县志>序》:“余荣未光,弃若浮烟。” 姚雪垠 《长夜》五:“童年的生活想起空幻得像水上的浮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