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明代田汝悚的《旅夕醉眠河张口》 全文: 醉脱紫貂裘,高眠酣素秋。 觉来楹外望,山月挂银钩。 低头无宝剑,霜花流赤燄。 为学万人敌,锋铓久韬敛。 尚父老垂纶,孔明龙卧人。 一旦师王者,宁复常贱贫。 我今何偃蹇,薄海意难挽。 杨朱岐路悲,阮籍穷途返。 咄咄行路难,行行歌考槃。 吞声寻赵魏,立马望燕韩。
参考注释偃蹇(1) 高耸 (2) 骄横;傲慢 惧其偃蹇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柳河东集》 那些督抚贵人点了点头,他就得意的了不得,从此就故作偃蹇之态去骄人。——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 (3) 困顿;窘迫 叔宝道:“小弟当时偃蹇。——《隋唐演义》 (4) 形容委曲婉转的样子 薄海(1).到达海边。语本《书·益稷》:“州十有二师,外薄四海,咸建五长。” 孔颖达 疏:“外迫四海,言从京师而至于四海也。”《史记·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》:“ 常山 以南, 大行 左转,度 河 济 , 阿 甄 以东薄海,为 齐 赵 国。” (2).泛指海内外广大地区。 宋 陈亮 《祭丘宗卿母硕人臧氏文》:“闺閫之懿不出於乡閭,而足以起薄海之敬。” 清 顾炎武 《恭谒高皇帝御容于灵谷寺》诗:“万方多蹙蹙,薄海日喁喁。” 陈毅 《哭叶军长希夷同志》诗:“狡魔不敢拒,出狱在 巴 东。欢声腾薄海,君立万山峰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