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昔闻》 全文: 昔闻盘山侧,有谷名虎里。 白额任纵横,居民皆远徙。 有一云水僧,结庵山之屺。 夜坐悟无生,晓起担柴水。 忽然一虎至,是僧瞋目视。 孽畜胡为来,速去斯可矣。 虎果掉尾去,如听彼指使。 自此众乡民,号之为佛子。 僧亦自谓神,其实无他技。 无何虎复来,咤之厉且訾。 逐逐行近前,僧葸乃拜跪。 四邻争赴救,虎去僧早死。 方知浪得名,前番幸偶尔。 有名无实人,可以鉴诸此。
参考注释掉尾(1).摇尾。《淮南子·精神训》:“我受命於天……视龙犹蝘蜒,颜色不变,龙乃弭耳掉尾而逃。” 唐 杜甫 《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》诗:“开缄风涛涌,中有掉尾鲸。” 清 吴伟业 《松鼠》诗:“寻绳透帘幕,掉尾来几席。” (2).犹言煞尾。 夏衍 《观剧偶感》:“感谢默默地在冬天准备了这绚烂的剧目的朋友们,三月,春的剧坛该还有一次掉尾的活跃吧。” 指使(1) 指挥;支使 任凭机遇指使,漫无目的地行动 (2) 煽动某人去做某事 指使人推翻政府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