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楼钥的《送伯舅汪运干》 全文: 人生自古悲别离,别离今日何足悲。 试问今日行者谁,鄞江名族真男儿。 虬须燕颔躯十围,凛凛端有熊豹姿。 毅然刚立不怒威,笑视鼠辈何脂韦。 州县小试囊中锥,政绩今在众口碑。 姓名通籍黄金闺,便汎王俭红莲池。 平时幕府多素尸,坐縻公粟遨以嬉。 只今方当多事时,正要名士同驱驰。 森森百万虎与貔,荷戈分驻淮东西。 两淮千里双使麾,幕中僚吏皆擢犀。 惟公婉画明蓍龟,辩如悬河不可堤。 胸中武库深难窥,决策固有堂上奇。 朔风吹空黄草齐,正恐秋高胡马肥。 万人相顾目睽睽,见公此去多腹非。 公独襆被行不疑,单车西去征马嘶。 平生气概冲虹霓,恨无尺箠笞羌夷。 方今天相中兴期,黠虏戴头来边陲。 愿公速蹈功名机,匈奴不灭何家为。 出门千里何足辞,但愿满引金屈卮。
参考注释生气(1) 活力;生命力 夭其稚枝,锄其直,遏其生气。——清· 龚自珍《病梅馆记》 (2) 发怒;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 非常生气 虹霓见“ 虹蜺 ”。 尺箠1.短鞭。 宋 苏轼 《两桥·西新桥》诗:“岌岌类鞭石,山川非 会稽 ……萧然无尺箠,欲构飞空梯。” 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·司道·布按二司官》:“今则导以尺箠策马带眼纱,与京师幕寮无异矣。” 2.谓严刑峻罚。 明 高攀龙 《<嵩台集>后序》:“故民之于公,必有肃然而不敢犯之心。此肃然而不敢犯之心,岂得之尺箠间哉?” 3.比喻御事的权力。 宋 苏轼 《送周朝议守汉州》诗:“莫轻 龚遂 老,君王付尺箠。” 4.喻少数兵力。 宋 陈亮 《酌古论·桑维翰》:“苟能顺其势,虽尺箠可以夷之,而况 灵武 之众乎!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