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严粲的《琵琶洲》 全文: 琵琶古怨犹凄清,何年一抹横烟汀。 人言随波高下如浮萍,神鳌背负能亭亭。 不知水仙宫殿碧皎洁,玉弦遥映云锦屏。 胡沙万里音尘绝,独与鹦鹉愁青冥。 天际归舟认髣髴,江头寒月伤伶仃。 悄然夜久天籁起,往往恍惚游百灵。 秋风袅袅兮水泠泠,俗耳筝笛兮谁能听。 我眼如耳耳如鼻,妙处不言心独醒。 钧天住奏三千龄,石钟水乐遗林坰,岂有宝器终飘零。 一朝詄荡开天扃,帝命下取呵六丁。 陶梭共起变化随雷霆,古馀山色空青青。
参考注释悄然(1) 忧愁地 悄然泪下 (2) 寂静地 悄然离去 天籁 自然界的声音,物自然而然发出的声音。如风声、鸟声、流水声等 往往(1) 每每;时常 往往而死者相藉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 老李往往工作到深夜才睡 (2) 处处;到处 往往山出棋置。——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 卒中往往语。——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 往往有得。——宋· 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 (3) 纷纷 吴王之弃其军亡也,军遂溃,往往稍降太尉、梁军。——《史记·吴王濞列传》 则文学彬彬稍进,诗书往往间出。——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 恍惚(1) 精神不集中,神志不清 精神恍惚 (2) 证名。指神思不定、慌乱无主。由于七情内伤、外邪内干、发汗过多而损伤心气,以致精神不定 百灵(1).各种神灵。《文选·班固<东都赋>》:“礼神祇,怀百灵。” 李善 注:“《毛诗》曰:‘怀柔百神。’” 唐 李白 《天长节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》:“今主上明圣,怀於百灵。” 宋 曾巩 《贺韩相公赴许州启》:“百灵奔卫,宜无陟降之劳;六气节宣,当遂神明之适。” 明 刘基 《钧天乐》诗:“君不见 天穆 之山二千仞,天帝所以觴百灵。” (2).见“ 百灵鸟 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