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唐代韩愈的《谢自然诗》 全文: 果州南充县,寒女谢自然。 童騃无所识,但闻有神仙。 轻生学其术,乃在金泉山。 繁华荣慕绝,父母慈爱捐。 凝心感魑魅,慌惚难具言。 一朝坐空室,云雾生其间。 如聆笙竽韵,来自冥冥天。 白日变幽晦,萧萧风景寒。 檐楹暂明灭,五色光属联。 观者徒倾骇,踯躅讵敢前。 须臾自轻举,飘若风中烟。 茫茫八纮大,影响无由缘。 里胥上其事,郡守惊且叹。 驱车领官吏,氓俗争相先。 入门无所见,冠履同蜕蝉。 皆云神仙事,灼灼信可传。 余闻古夏后,象物知神奸。 山林民可入,魍魉莫逢旃。 逶迤不复振,后世恣欺谩。 幽明纷杂乱,人鬼更相残。 秦皇虽笃好,汉武洪其源。 自从二主来,此祸竟连连。 木石生怪变,狐狸骋妖患。 莫能尽性命,安得更长延。 人生处万类,知识最为贤。 奈何不自信,反欲从物迁。 往者不可悔,孤魂抱深冤。 来者犹可诫,余言岂空文。 人生有常理,男女各有伦。 寒衣及饥食,在纺绩耕耘。 下以保子孙,上以奉君亲。 苟异于此道,皆为弃其身。 噫乎彼寒女,永托异物群。 感伤遂成诗,昧者宜书绅。
名句书法欣赏 如聆笙竽韵,来自冥冥天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笙竽笙和竽。因形制相类,故常联用。竽亦笙属乐器,有三十六簧。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琴瑟张而不平,笙竽备而不和。” 晋 左思 《吴都赋》:“盖象琴筑并奏,笙竽俱唱。” 唐 杜甫 《玉华宫》诗:“万籟真笙竽,秋色正萧洒。” 宋 孟元老 《东京梦华录·中秋》:“丝篁鼎沸,近内庭居民,夜深遥闻笙竽之声,宛若云外。” 清 黄宗羲 《黄季真先生墓志铭》:“门成 鲁 卫 ,祭抱笙竽。” 来自 表示来源,但通常不带有肇始之意,而指从原有的以另一形式存在的人或物,通过赋与、移转、演绎、模仿或再生而发生 主要收入来自开采煤矿 冥冥(1) 不明亮 天色冥冥 杳以冥 冥。——《楚辞·屈原·涉江》 薄暮冥冥。——宋· 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 (2) 指人不明事理 (3) 形容高远;深远 鸿飞冥冥 (4) 迷信的人指有鬼神暗中起作用的境界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