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赵蕃的《赠孙从之》 全文: 吏事要及民,何假须缘饰。 是故西都儒,往往名背实。 萍乡孙明府,抱负惟儒术。 起家长此邦,为政皆有述。 催科非我急,急民使滋殖。 今夏戒艰食,粒米劝蓄积。 种麦贵宿耕,禾孙视前绩。 是我贤弟昆,三市俱鼎立。 正之官南昌,大吏遭丝刻。 为陈先世事,稍稍从吾律。 窃尝叹斯人,当补谏争缺。 如何即九原,我为长太息。 叔也今王官,路以云霄逼。 才难未易识,屡荐今始人。 赣川与洪州,目见非耳得。 使之佐庙谟,弥缝宁阙职。 公行被里言,步武俱文石。 为移一县政,于以均万国。 我虽落蛮夷,归来岂无日。 傥遂乐耕耘,于焉吾事毕。
名句书法欣赏 窃尝叹斯人,当补谏争缺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窃尝犹浅尝。窃,通“ 浅 ”。《蕙风词话》卷三引《织馀琐述》:“乐器竹製者唯笙,用吸气吸之,恒轻,故以喻‘窃尝’。” 斯人(1).此人。《论语·雍也》:“斯人也,而有斯疾也。” 唐 杜甫 《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》诗:“斯人已云亡,草圣秘难得。” 明 刘基 《郁离子·虞孚》:“饮食之人,则人贱之。斯人之谓也。” 李劼人 《天魔舞》第十三章:“说来说去,大有斯人不出如苍生何之概。” (2).犹斯民。指人民,百姓。 唐 元结 《与瀼溪邻里》诗:“斯人转贫弱,力役非无怨。” 太平天囯 汪吉人 等《<军次实录>序》:“小官等佩读之餘,知足以破斯世之迷途,启斯人之聋瞶。” 谏争谏诤。争,通“ 諍 ”。《荀子·修身》:“諂諛者亲,諫争者疏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