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和苏轼过溪桥诗韵》 全文: 南山幽邃处,结庵倚陵邱。 其上多风篁,四时恒似秋。 庵名曰方圆,无碍何著留。 辨如口悬河,讷若龙归湫。 讷辨两非真,题斋强出头。 当时过桥笑,至今溪水浮。 却拟问东坡,底重较劣优。 惟馀嗑然声,不共逝波流。 懿彼泉石间,我亦曾吟游。 然无学佛閒,而有勤民忧。
参考注释山幽(1).山的幽深之处。 南朝 梁 张充 《与王俭书》:“桂兰綺靡,丛杂于山幽;松柏森阴,相繚于涧曲。” 唐 王勃 《别人》诗:“江上风烟积,山幽云雾多。” 元 虞集 《会后将登华山》诗:“石斛金釵感素秋,洞悬鐘乳入山幽。” (2).山境幽静。 隋 姚察 《游明庆寺怅然怀古》诗:“地灵居五浄,山幽寂四禪。” 明 王守仁 《重游化成寺》诗之二:“人住层崖嫌洞浅,鸟鸣春磵觉山幽。” 陵邱见“ 陵丘 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