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唐代杜甫的《别张十三建封》 全文: 尝读唐实录,国家草昧初。 刘裴建首义,龙见尚踌躇。 秦王拨乱姿,一剑总兵符。 汾晋为丰沛,暴隋竟涤除。 宗臣则庙食,后祀何疏芜。 彭城英雄种,宜膺将相图。 尔惟外曾孙,倜傥汗血驹。 眼中万少年,用意尽崎岖。 相逢长沙亭,乍问绪业馀。 乃吾故人子,童丱联居诸。 挥手洒衰泪,仰看八尺躯。 内外名家流,风神荡江湖。 范云堪晚友,嵇绍自不孤。 择材征南幕,湖落回鲸鱼。 载感贾生恸,复闻乐毅书。 主忧急盗贼,师老荒京都。 旧丘岂税驾,大厦倾宜扶。 君臣各有分,管葛本时须。 虽当霰雪严,未觉栝柏枯。 高义在云台,嘶鸣望天衢。 羽人扫碧海,功业竟何如。
名句书法欣赏 内外名家流,风神荡江湖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内外 在数量或时间上接近精确地;大约;近似 五十年内外 名家战国时讨论“名”(概念)和“实”(事实)的关系问题的学派。主要代表为惠施和公孙龙,惠施强调事物的相同性,公孙龙强调事物的差别性。他们的讨论对古代逻辑发展有一定贡献。风神(1).风采;神态。《晋书·裴楷传》:“ 楷 风神高迈,容仪俊爽,博涉羣书,特精理义,时人谓之‘玉人’。” 宋 王谠 《唐语林·豪爽》:“上为皇孙时,风神秀异,英姿雋迈。” 明 谢肇淛 《五杂俎·人部三》:“余见 周昉 、 李龙眠 及近代 仇实父 诸美人图,皆穠髮丰肌,衣粧稠迭,一种风神媚态,畧无彷彿。” 王统照 《号声》:“长叶子的美人蕉在椭圆形的蓝色水盂内摇曳着幽媚含笑的姿态,也似乎装点出特有的 日本 妇女婀娜的风神。” (2).指艺术作品的文采神韵。《南史·褚彦回传》:“ 彦回 援琴奏《别鵠》之曲,宫商既调,风神谐畅。” 明 唐顺之 《题夏中书画竹》诗:“中书醉墨满人间,此幅风神更不俗。” 鲁迅 《汉文学史纲要》第八篇:“其词随语成韵,随韵成趣,不假雕琢,而意志自深,风神或近 楚 《骚》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