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欧阳修的《和徐生假山》 全文: 匠智无遗巧,天形极幽探。 谓我爱山者,为山列前檐。 颓垣不数尺,万嶮由心潜。 或开如断裂,或吐似谺谽。 或长随靡迤,或瘦露崆嵌。 阴穴觑杳杳,高屏立嚵嚵。 后出忽孤耸,群奔沓相参。 靉若气融结,突如鬼镌鑱。 昔岁贬荆楚,扁舟极东南。 孤山马当夹,两岸临江潭。 常恨江水恶,轻风不留帆。 峰峦千万状,可爱不可谈。 但欲借粉绘,图之挂纨缣。 岂如几席间,百态生浓纤。 暮云点新翠,孤烟起朝岚。 况此穷冬节,阴飚积凝严。 幽斋喜深处,远目生遐瞻。 昼卧不移枕,晨兴自开帘。 吾闻君子居,出处无常占。 卷道或独善,施物仁贵兼。 於时苟无益,怀禄古所惭。 嵩山幸不远,薇蕨岂不甘。 自可结幽侣,披云老溪岩。 胡为不即往,一室安且恬。 辱子赠可愧,因诗以自谗。
参考注释嵩山山名。在 河南省 登封县 北,为五岳之中岳。古称 外方 、 太室 ,又名 崇高 、 嵩高 。其峰有三:东为 太室山 ,中为 峻极山 ,西为 少室山 。 唐 宋之问 《下山歌》:“下 嵩山 兮多所思,携佳人兮步迟迟。” 唐 白居易 《八月十五日夜同诸客玩月》诗:“ 嵩山 表里千重雪, 洛水 高低两颗珠。” 薇蕨薇和蕨。嫩叶皆可作蔬,为贫苦者所常食。 汉 张衡 《西京赋》:“草则葴莎菅蒯,薇蕨荔苀。” 唐 孟郊 《长安羁旅》诗:“野策藤竹轻,山蔬薇蕨新。” 清 方文 《访姚若侯山中不值留此》诗:“知君秉性甘薇蕨,暇日相思还杖藜。” 不甘 不肯;非心所愿 不甘人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