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张森的《仙华重午》 全文: 空山值端午,采蒲南涧滨。 蒲生裹白石,涧水清粼粼。 蟠根寸九节,服食能通真。 采之不盈掬,土洁含芳辛。 行行登绝境,有花如车轮。 奇哉莫小识,持扣山中人。 山人耳垂肩,羽佩青衣巾。 乘飚控玄鹤,汎景下苍岷。 我行意其仙,再拜询所因。 仙人揽花笑,见尔还千春。 语我勿复道,倏去无留尘。 归来有余叹,三嚥华池津。
名句书法欣赏 我行意其仙,再拜询所因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行意(1).谓按着自己的意志行事。《国语·越语下》:“王曰:‘……子听吾言,与子分国。不听吾言,身死,妻子为戮。’ 范蠡 对曰:‘臣闻命矣。君行制,臣行意。’” 韦昭 注:“制,法也。意,志也。” 北魏 崔鸿 《十六国春秋·后赵·石虎》:“﹝ 石虎 ﹞拜征虏将军,性酷虐无道,军中勇敢策略与己侔者,輒因事害之…… 勒 ( 石勒 )屡加责诲,而行意自若。” 宋 苏轼 《初别子由》诗:“使子得行意,青衫陋公卿。” 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补遗·吏部·考察科道》:“ 高新郑 生平,彷彿似 桂安仁 ,其才锋气魄同,忮忍专愎同,其受主上眷知亦同,故皆能乘权行意如此。” (2).犹行色。指出发前后的神态、情景或气派。《魏书·王慧龙传》:“ 慧龙 年十四,为沙门 僧彬 所匿。百餘日,将 慧龙 过 江 ,为津人所疑,曰:‘行意怱怱徬徨,得非 王 氏诸子乎?’” (3).离去的意向。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一○六回:“谈了半天, 弥轩 似有行意。” 再拜(1) 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,先后拜两次,表示郑重奉上的意思 谨使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。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 墨子起,再拜。——《墨子·公输》 再拜大将军足下。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 公子再拜。——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 (2) 赵王再拜曰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