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杜漺的《游摄山》 全文: 摄山枕大江,潨水出西谷。 汇于江乘浦,高深合为族。 伞峰冠其巅,千佛绘其腹。 应真白乳泉,徵君翠微屋。 又闻徐铉居,自昔饶松竹。 同游诸贤人,锲名向山麓。 忽惊岩岫外,橹声如轳辘。 无怪应潮井,汲出赤乌木。 欲了丘壑缘,扶僮冲霢霂。
参考注释同游见“ 同游 ”。 亦作“ 同游 ”。1.互相交往。《国语·齐语》:“世同居,少同游,故夜战声相闻,足以不乖。”《荀子·法行》:“ 曾子 曰:‘同游而不见爱者,吾必不仁也。’” 梁启超 《新中国未来记》第三回:“这两位先生同里,少同学,长同游,壮同事。” (2).一同游览。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捷悟》:“ 王东亭 作 宣武 主簿,尝春月与 石头 兄弟乘马出郊,时彦同游者连鑣俱进。” 朱自清 《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》:“一九二三年八月的一晚,我和 平伯 同游 秦淮河 。” (3).指同游者;同伴。 唐 许浑 《秋思》诗:“琪树西风枕簟秋, 楚 云 湘 水忆同游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海公子》:“﹝ 张生 ﹞开尊自酌,恨无同游。” 贤人 德才兼备的人 自古贤人。——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 明阴洞阳,贤哲罕穷其数。——《西游记》 山麓 山脚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