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明代石宝的《题沈石田游张公洞诗画》 全文: 南楼午梦袪复生,长风掣卷双眼明。 姑苏沈翁得名旧,不独画好诗更精。 敷金山头片明出,张公洞口春云横。 跻攀始信老益壮,貌写不遣神遗情。 立当空谷虎豹栗,吟入窈幽夔魍惊。 不知元气已渗泄,宛见石笋俱峥嵘。 层峦绝巘触遐思,百岁几日能閒行。 纵无健步斗石角,愿借地圭湔尘缨。 江湖亦与廓庙等,富贵何止蝉翼轻。 青山白发自夙约,今我秋霜已数茎。
参考注释当空 在空中 虎豹(1).喻指残*暴之人。《后汉书·刘陶传》:“陛下不悟,而竞令虎豹窟於麑场,豺狼乳於春囿。” 唐 韦应物 《京师叛乱寄诸弟》诗:“覉离守远郡,虎豹满 西京 。” 清 方文 《偕蔡芹溪至宛兼赠令弟玉立》诗:“虎豹当关欲嚙人,季女何能不憔悴?” (2).比喻勇猛的战士。 唐 罗隐 《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》诗之一:“门外旌旗屯虎豹,壁间章句动风雷。” (3).比喻富有文采。 宋 黄庭坚 《送谢公定作竟陵主簿》诗:“ 谢公 文章如虎豹,至今斑斑在儿孙。” (4).形容怪石。 宋 苏轼 《后赤壁赋》:“履巉巖,披蒙茸,踞虎豹,登虬龙。” 夔魍指夔和魍魉。皆为传说中的山林精怪。亦用以泛指精怪。 清 陈维崧 《南乡子·江南杂咏》词:“夔魍喧豗,枫根渍酒纸成灰。” 清 刘岩 《天台万年藤杖歌》:“风饕雪嚙雨淋沥,孕藏夔魍遭雷霆。”参见“ 魍魎 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