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元代景元启的《【双调】得胜令_一见话相投》 全文: 一见话相投,半醉捧金瓯。 眼角传心事,眉尖锁旧愁。 绸缪,暗约些儿后。 羞羞,羞得来不待羞。 力困下秋千,缓步趿金莲。 笑与情郎道,扶归曲槛边。 俄然,欲语声娇颤。 旋旋,旋得来不待旋。 一捻楚宫腰,体态更妖娆。 百媚将人,佯羞整凤翘。 堪描,脸儿上扑堆著。 俏。 娇娇,娇得来不待娇。 明月转回廊,花影上纱窗。 暗约湖山侧,低低问粉郎。 端详,怕有人瞧望。 荒荒,荒得来不待荒。 欢会。 梅月小窗横,斗帐惜娉婷。 未语情先透,春娇酒半醒。 书生,称了风流兴。 卿卿,愿今宵闰一更。 孤另。 雨溜和风铃,客馆最难听。 枕冷鸳衾剩,心焦睡不成。 离情,闪得人孤另。 山城,愿今宵只四更。 思情娘。 从他嫁了时,情怀两不知。 终日病相思,如醉复如痴。 鳞鸿虽有难投字。 思。 知,今日里不如死。
名句书法欣赏 枕冷鸳衾剩,心焦睡不成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鸳衾(1).绣有鸳鸯的被子。亦指夫妻共寝的被子。 唐 钱起 《长信怨》诗:“鸳衾久别难为梦,凤管遥闻更起愁。” 唐 温庭筠 《南歌子》词:“倚枕覆鸳衾,隔帘鶯百囀,感君心。” 清 李渔 《十二楼·拂云楼》第五回:“ 能红 也肯托熟,随他解带宽衣,并无推阻,同入鸳衾。” (2).指一种特制的阔被。 明 陶宗仪 《辍耕录·鸳衾》:“ 孟蜀主 一锦被,其濶犹今之三幅帛,而一梭织成。被头作二穴,若云版样,盖以叩于项下,如盘领状,两侧餘锦则拥覆于肩,此之谓鸳衾也。” 心焦 心中着急烦躁 不成 ——作语气词用在句末,表示反问或揣度的语气,常与“难道”、“莫非”等词相呼应 老五不在这儿,莫非又下厂去了不成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