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文同的《彦思示望南山诗因答》 全文: 余于岐雍间,屡走官道上。 终南百里近,不得迂马访。 徒常饮双眼,引首旦夕望。 群峦突天起,气势颇豪王。 余名爱山者,所见亦无量。 嵩华最魁杰,诗之岂曾让。 至此觉才弱,不敢辄名状。 世谓秦土强,舍是孰为壮。 彦思奇伟士,雅志同所尚。 近自山中来,满幅以诗贶。 凡是山胜绝,钩罥付心匠。 驱联以大语,句度实奔放。 豁若展图画,压纸千万嶂。 读之未云彻,早自肝胆丧。 试欲效其说,无迹可依傍。 坐见山所有,已若一携杖。 何当俯清渭,解带濯尘坱。 掉手入岩俗,琴樽乐幽旷。 浩漭八极大,冥心恣飘飏。 此意殊未谐,临风一悽怆。
参考注释浩漭见“ 浩莽 ”。 极大(1) 最大值 (2) 极度 忍受极大的折磨 冥心(1).泯灭俗念,使心境宁静。《魏书·逸士传序》:“冥心物表,介然离俗,望古独适,求友千龄,亦异人矣。” 唐 修雅 《闻诵法华经歌》:“合目冥心子细听,醍醐滴入焦肠里。” 宋 叶适 《谢除华文阁待制提举嵩山崇福宫表》:“迄无显效於盛时,固合冥心於暮齿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一一八回:“ 寳玉 自在静室,冥心危坐。” (2).潜心苦思;专心致志。《晋书·隐逸传·辛谧》:“是故不婴於祸难者,非为避之,但冥心至趣而与吉会耳。” 宋 苏舜钦 《诏狱中怀蓝田高先生》诗:“仰首羡飞鸟,冥心思故山。” 明 谢榛 《四溟诗话》卷三:“难者虽紧要,且置之度外;易者虽不紧要,亦当冥心搜句。”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辛亥革命·立宪纪闻》:“自甲午 中 日 一战,而吾国以东海大邦,见败於 扶桑 三岛,知微之士,乃冥心孤往,探索其由。” 飘飏飘扬。飘动飞扬。《文选·乐府古辞<伤歌行>》:“微风吹闺闥,罗帷自飘颺。”《京本通俗小说·碾玉观音》:“三月柳花轻復散,飘颺澹荡送春归。” 清 李渔 《玉搔头·止兵》:“远远望见帆檣掩映,旗帜飘颺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