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陈宓的《和王主簿韵》 全文: 黄叶逐西风,归心与俱起。 况复怀美人,相望一溪水。 闻名知几年,会面数月耳。 如何于其间,四旬还索处。 美人志前修,脂车日千里。 平生洁白行,尺璧绝瑕指。 持以照寒溪,溪澄疑有滓。 飞乌哑哑鸣,未倦投深枝。 如何三年仕,束带事鞯羁。 丈夫志有在,岂为日再炊。 事业不足道,空成楚冠縻。 有时屏朱墨,静坐欲无为。 不复顾目前,屠沽斗群儿。 食焉不能怠,况有尸素讥。 风俗幸朴茂,不与骄侈期。 抚摩雅无术,一稔适登时。 吏议尚见贷,兹怀敢萌欺。 一日事必葺,九仞功易隳。 垂满得佳友,天怜愚顿姿。
参考注释一日(1) 有一天 程一日果以眦睚杀*人。——宋·王谠《唐语林·雅量》 一日于驴上。——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》 一日晌午。——清·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 (2) 一天,一昼夜 一日之内。——唐·杜牧《阿房宫赋》 常如一日。——宋·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 苟且非一日。——宋·王安石《答司马谏议书》 奉一日欢。——清·侯方域《壮悔堂文集》 前一日。——清·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 九仞六十三尺。一说七十二尺。常用以形容极高或极深。《书·旅獒》:“为山九仞,功亏一簣。” 孔 传:“八尺曰仞。” 陆德明 释文:“七尺曰仞,一云八尺曰仞。”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掘井九軔而不及泉。” 赵岐 注:“軔,八尺也。” 唐 黄滔 《景阳井赋》:“没地无慙,顾九仞之深可匿。” 宋 叶适 《何伦秀才亲丧不能举》诗:“何当深九仞,更与崇四尺。” 郭沫若 《谢陈代新》:“说了一句外行话,敌对者会推翻你九仞的高山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