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戴表元的《赠天台潘山人》 全文: 老潘双眸如绀珠,带以秋阳朝露之清腴。 山形水熊出没千百变,经君指顾不得藏锱铢。 我昔少年好狂走,风餐雨沐逐逐忘朝晡。 至今卧游想共处,但觉云涛烟瘅千晨行须臾。 匡庐春风锺阜云,彭浪之矶大小飞来孤。 秦淮震泽洞庭野,峨眉缥缈南接五岭东苍梧。 归来把锄剡山下,有时一竿钓月贺家湖。 笼鹰枥马困羁束,每逢风鸣草惊动号呼。 闻君谈诊到骨髓,褰衣振迅恨不六翮生形躯。 寻牛卜龙古所有,君家祖孙三叶传青鸟。 人言河流可移山可凿,秦皇汉武已类愚公愚。 相留徘徊山南山北一百里,胜处忽然开酒壶。
参考注释匡庐指 江西 的 庐山 。相传 殷 周 之际有 匡俗 兄弟七人结庐于此,故称。《后汉书·郡国志四·庐江郡》“ 寻阳 南有 九江 ,东合为 大江 ” 刘昭 注引 南朝 宋 慧远 《庐山记略》:“有 匡俗 先生者,出 殷 周 之际,隐遯潜居其下,受道於仙人而共岭,时谓所止为仙人之庐而命焉。” 唐 白居易 《草堂记》:“ 匡庐 奇秀,甲天下山。” 明 吴国伦 《鄱阳湖》诗:“欲向 匡庐 卧白云, 宫亭 水色昼氤氲。” 鲁迅 《热风·估<学衡>》:“ 匡庐 峨眉 ,山也,则曰纪游,采硫访碑,务也,则曰日记。” 林伯渠 《庐山即景步董老初游庐山韵》:“ 匡庐 胜境都争识,流水高山特逞奇。”参见“ 匡俗 ”。 春风(1)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,卷上珠帘总不如。——杜牧《赠别》 (2)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大小(1) 大小的程度,大与小,大或小 国家不论大小,应该一律平等 (2) 尊卑或长幼 说话没个大小 (3) 大人和小孩 全家大小五口 (4) 物体的大小 计量箱子的大小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