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杜文澜的《金缕曲·题褚二梅北征草和顾顾山》 全文: 帽影缁尘扑。 记年时、天街试马,玉鞭香簇。 几度销凝旗亭字,醉听春风旧曲。 又灞安、垂杨吹绿。 昔日长条都攀尽,展吟笺、怕认莺花熟。 谁更写,梦华录。 君居洛下东头屋。 寄闲情、裁云剪月,脆丝毫竹。 不惜黄金空抛去,换酒鹴裘未足。 算剩得、珍珠一掬。 千里烽烟家何在,唱新词、还替刘蕡哭。 窗雨暗,话银烛。
参考注释洛下(1).指 洛阳 城。 南朝 梁 刘令娴 《祭夫徐悱文》:“调逸 许 中,声高 洛 下。” 宋 苏轼 《次韵刘景文周次元寒食同游西湖》:“ 山西 老将诗无敌, 洛 下书生语更妍。” 明 王世贞 《明佐游梁无资作歌见援聊此奉复》诗:“吾家弱弟惭小落, 洛 下东西两间屋。” (2).复姓。 汉 代有 洛下閎 。见《汉书·公孙弘卜式儿宽传赞》。 东头东边。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:“ 蔡司徒 在 洛 ,见 陆机 兄弟住参佐廨中,三间瓦屋, 士龙 住东头, 士衡 住西头。” 唐 李绅 《悲善才》诗:“东头弟子 曹善才 ,琵琶请进新翻曲。” 茅盾 《子夜》三九:“ 朱桂英 的目的地却在那草棚的东头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