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闻蛩》 全文: 银河澹碧空,疏梧漏蟾色。 枕箪凄以清,渐长夜可惜。 竹风拂帷端,萤光流牖隙。 嗟哉胡为来,露丛传唧唧。 秋声率易感,此声感尤极。 万物争其时,藉令寂岂得。 反侧不成眠,往事历堪忆。 予本多恨人,悲秋每怆恻。 无端锦衾宵,闻蛩常太息。 问予叹何为,对云非所识。 那因偶触绪,竟似兆今夕。 懭悢曷有涯,独旦听漏刻。 吟虫浑不知,花间响更力。
参考注释无端(1) 没来由;没道理 无端滋事 (2) 品性不端正 无端贱婢 (3) 没有尽头 锦衾锦缎的被子。《诗·唐风·葛生》:“角枕粲兮,锦衾烂兮。” 南朝 梁 江淹 《学梁王兔园赋》:“美人不见紫锦衾,黄泉应至何所禁。” 唐 温庭筠 《更漏子》词:“山枕腻,锦衾寒,觉来更漏残。” 明 刘基 《楚妃叹》诗:“锦衾一夕梦行云,万户千门冷如水。” 太息(1) 即“叹气”。 (2) 生理现象。以呼气为主的深呼吸。正常人的呼吸中,一呼一吸称为一息,一息脉动四次,三息之后有一次深呼吸,脉五动,脉诊上称为“闰以太息”。病理情况下,若患者频频吸气,称为善太息,它是一个症状,可由肝胆郁结,肺气不宜引起 (3) 表示某种感情 陈涉太息回。——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 感动太息。——清· 张廷玉《明史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