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明代余缙的《癸丑夏日斋居苦雨》 全文: 蠡城五月雨丝密,湿云压檐黑如漆。 街头到处水绕门,路上行人泥没膝。 舟子舣岸如蛎房,两月何曾脱蓑笠。 上年秋涨淹禾苗,农家比户吞声泣。 卖丝粜谷望今年,谁道夏霪甚畴昔。 一片洪涛浮太清,天风未吹海已立。 麰麦方熟尽生耳,陂塘总决江湖一。 侵晨插秧水浸畦,薄暮归耕船入室。 盎中粟罄妇儿啼,官吏催粮如火急。 卖男贴妇安足悲,时有龚黄当见恤。
参考注释上年 〈方〉∶去年 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,是藤野先生讲义上做了记号,我预先知道的,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。—— 鲁迅《藤野先生》 秋涨秋日江河水上涨。 宋 戴复古 《江涨见移居者》诗:“夏潦连秋涨,人家水半门。” 禾苗 谷类庄稼的嫩苗 农家1.田家,从事农业的人家。 2.战国时期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学术派别。主张劝耕桑,以足衣食。《汉书.艺文志》列为"九流"之一。比户(1).家家户户。《魏书·李安世传》:“无私之泽,乃播均於兆庶;如阜如山,可月积於比户矣。” 五代 李中 《献乔侍郎》诗:“九霄恩復降,比户意皆忻。” 清 李渔 《奈何天·助边》:“祇为着苍黔凋敝,水旱频仍,比户嗟呀。” 康有为 《大同书》己部第一章:“试游于都会,入於閭井,听乡謡,比户可忧焉:老妇隆冬无被,乃典衣而疗子孙之疾;老翁白首无裤,乃力作而偿子孙之负。” (2).形容人多而普遍。 清 钮琇 《觚賸续编·樾泉近体》:“何以效 苏 陆 者比户,谈 王 李 者塞途也?” (3).一户挨着一户。 清 唐甄 《潜书·远谏》:“比户延烧,必罪失火之主。” 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如是我闻三》:“邻里乡党,比户而居。” 吞声 不敢出声,特指哭泣不敢出声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