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胡处晦的《上元行》 全文: 上元愁云在九重,哀笳落日吹腥风。 六龙驻驿在草莽,孽胡歌舞蒲萄宫。 抽钗脱钏到编户,竭泽枯鱼充宝赂。 圣主忧民民更忧,骄子媟天天不怒。 向来艰难传大宝,父老谈言似仁庙。 元年二月城下盟,未睹名臣继嘉佑。 哀痛今年尘再蒙,冠剑夹道趋辞公。 神龙今在九渊卧,安得屡困蛟蛇中。 朝廷中兴无柱石,薄物细故昭帝力。 毛遂不得处囊中,远惭赵氏厮养卒。 今日君王归不得,倾城回首歌悲啼。 会有山呼间动地,万家香雾烧天衣。 胡儿胡儿莫耽乐,君不见夕月常亏东北角。
名句书法欣赏 朝廷中兴无柱石,薄物细故昭帝力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朝廷 君主接受朝见和处理政事的地方,也用作以君主为首的中央统治机构或君主的代称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。——《战国策·齐策》 吾恐上负朝廷,下愧吾师也。——清· 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 中兴 通常指国家由衰退而复兴 国家中兴 中兴机会。——宋· 文天祥《<指南录>后序》 柱石 支撑建筑物的立柱和石基。借指肩负国家重要使命的人 坚强柱石 薄物细故微细的事情。《史记·匈奴列传》:“薄物细故,谋臣计失,皆不足以离兄弟之驩。” 宋 王安石 《上皇帝万*言*书》:“此三者,先王之法所先急也,今皆不可得诛,而薄物细故,非害治之急者,为之法禁。” 清 薛福成 《代李伯相拟陈督臣忠勋事实疏》:“其大旨但务守定条约,示以诚信,使彼不能求逞於我,薄物细故,或所不校。” 帝力(1).帝王的作用或恩德。《汉书·张耳传》:“且先王亡国,赖皇帝得復国,德流子孙,秋豪皆帝力也。” 唐 高适 《别杨山人》诗:“凿井耕田不我招,知君以此忘帝力。” 宋 范仲淹 《寄赠林逋处士》诗:“未能忘帝力,犹待补天均。” (2).指皇权统治。 鲁迅 《坟·摩罗诗力说》:“ 普式庚 少时欲畔帝力,一举不成,遂以鎩羽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