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吴芾的《病中有作》 全文: 吾年七十五,一朝忽患瘧。 仍害及老妻,对床更撼铎。 寒时寒如冰,热后热如灼。 既去还复来,如与我有约。 连日莫能休,尽室皆惊愕。 饮啖一不忺,形骸顿如削。 细思岂无因,良由赋分薄。 本是农家子,只合事耕作。 既已得美民,复有归田乐。 已是无福当,又不知惭怍。 遂至瘧鬼憎,故意来相虐。 作诗告天公,纵我有过恶。 愿天少垂怜,疾痛且潤略。 但速赐之死,莫令我知觉。 一生缠世网,正欲解其缚。 假使寿百年,宁免此一著。 不如早归藏,且免论强弱。 我非畏死人,久已办棺槨。
名句书法欣赏 作诗告天公,纵我有过恶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天公(1) 天。以天拟人,故称 (2) 神话传说中指自然界的主宰者 天公不作美 过恶错误;罪恶。《周礼·地官·州长》:“正月之吉,各属其州之民而读法,以考其德行道艺而劝之,以纠其过恶而戒之。”《南史·刘穆之传》:“有以 祥 《连珠》启上,上令御史中丞 任遐 奏其过恶,付廷尉。” 宋 刘恕 《自讼》:“臧否品藻,不掩人过恶。” 明 李贽 《答耿司寇书》:“生非护惜人也,但能攻发吾之过恶,便是吾之师。” 鲁迅 《华盖集续编·送灶日漫笔》:“我也没有做过道士,详细是不知道的,但据‘耳食之言’,则道士们以为人身中有三尸神,到有一日,便乘人熟睡时,偷偷地上天去奏本身的过恶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