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邓谏从的《题巫山瞻华亭》 全文: 崚赠玉削三千丈,翠泼岚光冷相向。 风含太古云气长,变化溟濛纷万象。 阴晴一日肯四时,天籁壑深虚自响。 神山娟妙擢群参,锦绣铺张献奇状。 蟠根积铁泄百川,龙矫蛟翻饶跌宕。 势连三楚此开国,故壘荒宫带溪瀼。 楼台井邑老风烟,环佩清闻驻仙仗。 竹林风味便读易,久与江山为辈行。 鸣弦馀暇豁心眼,戏著飞阑云雨上。 爽明自可达壅蔽,野获又何劳草创。 政和民气长似春,景迥心平过於掌。 片鸿明灭志何杳,黄鹄追随意尤放。 当年李杜经行处,太史银钩刻青嶂。 宝刀珠瑟出耕垦,曲水织腰迷草莽。 牢盆古录杂秦篆,飞动闲摹永平样。 珊瑚交柯炯不蚀,仿佛将军勋业壮。 英雄繁盛随流水,时有竹枝赓牧唱。 孔泉文物起骚经,国色明妃守孤尚。 我家峨眉紫翠间,为爱奇峰甘蒟酱。 秋风野水忆丝蓴,击汰夷犹理烟榜。
名句书法欣赏 风含太古云气长,变化溟濛纷万象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太古 最古老的时代 气长犹言争气。 元 李寿卿 《伍员吹*箫》第一折:“[ 芊建 云]:‘将军你早知有这今日,当初 临潼关 上,便不立的功劳也罢了。’[正末唱]:‘则俺这做元戎的不气长。’” 元 无名氏 《连环计》第三折:“虽然是女娘不气长,从来个做男儿当自强。” 变化 事物产生新的状况 初渐谓之变,变时新旧两体俱有;变尽旧体而有新体,谓之化。——《礼记·中庸》疏 一争一择,而变化之事出矣。——〔英〕赫胥黎著、 严复译《天演论》 则天道变化,不主故常是正。——〔英〕赫胥黎著、 严复译《天演论》 溟濛 形容烟雾弥漫,景色模糊 上瞻既隐轸,下睇亦溟濛。——沈约《八咏》 万象 一切事物或景象 包罗万象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