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和阗玉》 全文: 和阗昔于阗,出玉素所称。 不知何以出,今乃悉情形。 石蕴山含辉,耳食传书生。 其实产于水,在石亦浪名。 未治斯为璞,卞和识其精。 设云隔石识,怪幻乃不经。 回域定全部,和阗驻我兵。 其河人常至,随取皆瑶琼。 驿致贡天阊,瑟若孚胜呈。 瑰宝固匪求,方物亦可听。 在彼乃恒有,何关王道贞。 璠玙云于鲁,珵珩云于荆。 今何不见出,纪载谁果诚。 博物折中理,祛惑期可徵。 永言识颠末,讵贵摛词英。
参考注释永言长言;吟咏。《书·舜典》:“诗言志,歌永言。” 孔 传:“谓诗言志以导之歌,咏其义以长其言。” 晋 何敬祖 《杂诗》:“勤思终遥夕,永言写情虑。” 清 陈梦雷 《抒哀赋》:“援 灵均 以永言兮,绎 羲 文 之所指。” 颠末本末;前后经过情形。 宋 张世南 《游宦纪闻》卷六:“ 世南 既登览山川之奇秀,且得考覈其事之颠末,故详纪之,以告来者。” 清 恽敬 《答蒋松如书》:“数月来为吏事所苦,不得暇, 鹿耔 颇与知颠末,是以不及作报。” 夏承焘 《<又玄集>后记》:“爰付影印,以广流传,并识得书颠末如此。” 词英文坛英才。 清 吴长元 《宸垣识馀》:“ 施愚山 在刑曹,暇则与同舍郎及词英数公相倡和,为古文歌诗,称‘燕臺七子’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