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周麟之的《秋日坐寐觉而有作》 全文: 南国逢秋色,西风扰客心。 久閒安饮啄,多病廢登临。 壁倚青藜杖,窗横绿绮琴。 无鱼甘糲食,有酒任孤斟。 地僻千山瘠,人稀万籁喑。 懒同牛卧垅,倦剧乌归林。 纸阁居容膝,绳床坐整襟。 缩头须尔伴,便腹莫吾箴。 挽仰三眠柳,徘徊五戏禽。 忘形初隐几,得趣渐欹簪。 不假仙游枕,宁须女抱衾。 乍疑身栩栩,已觉息深深。 白凤才难继,黄梁事可寻。 有人呼画漏,何处起寒砧。 短梦蘧然觉,斜晖惨欲阴。 桂开香吐粟,菊认蕊攒金。 磨熟双旗茗,炉残小瓣沈。 感时思别墅,开户见遥岑。 自别尧庭邃,俄惊墨突黔。 背无三甲起,头有二毛侵。 咎往眉难炙,言归足尚朎。 静忘波汹汹,老谙岁骎骎。 幸得安心法,聊为拥鼻吟。 黑甜夸胜味,黄落寄馀音。 猿鹤休相怨,萍蓬自不禁。 却愁宵寐少,卧听竹萧森。
名句书法欣赏 挽仰三眠柳,徘徊五戏禽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三眠蚕初生至成蛹,蜕皮三四次。蜕皮时不食不动,成睡眠状态。第三次蜕皮谓之三眠。 唐 李白 《寄东鲁二稚子》诗:“ 吴 地桑叶緑, 吴 蚕已三眠。” 宋 惠洪 《次韵曾英发兼简若虚》:“弟兄骏气驥堕地,自怜老欲蚕三眠。”《醒世恒言·施润泽滩阙遇友》:“北蚕三眠,南蚕俱是四眠,眠起饲叶,各要及时。” 指柽柳(即人柳)的柔弱枝条在风中时时伏倒。《三辅故事》:“ 汉 苑中有柳状如人形,号曰人柳,一日三眠三起。”故柽柳又称三眠柳。 明 徐渭 《子侯芳园》诗:“未羡三眠柳,那论并萼莲。” 清 陆求可 《殢人娇》词:“东风偏急,三眠乍起,共波光争碧。” 徘徊(1)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他在街上徘徊 (2) 比喻犹豫不决 三纳之而未克,徘徊容与,追者益近。——明· 马中锡《中山狼传》 (3) 危险常顾 经常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戏禽见“ 戏五禽 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