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五依皇祖示江南大小诸吏韵》 全文: 凤麟之所游,岂非郊与棷。 而兹胡不然,此理亦易剖。 唐虞世去远,王道弗行久。 君臣应共慊,于我宜为首。 仁皇仁逮今,赤子如怀母。 乐乐而利利,南东安畎亩。 但当守良法,毋事纷更后。 咨尔牧民者,官箴慎宜守。 重来观民风,尚觉敦孝友。 迎跸纷夹涂,少者扶其寿。 施惠廑向隅,推行尔莫负。
参考注释良法(1).良好的法制、法规。《荀子·王制》:“故有良法而乱者有之矣;有君子而乱者,自古及今,未尝闻也。” 宋 王阮 《代胡仓进圣德惠民诗》:“义廪真良法,皇家以备先。” (2).指好的措施、方法。 郑观应 《盛世危言·农功》:“良法不可不行,佳种尤不可不拣。” 毋事(1).不事,不从事。《管子·八观》:“什一之师,什三毋事,则稼亡三之一。” 郭沫若 等集校引 刘绩 曰:“谓兴师役一分,则相逮者众,而为三分,是十分中有三分不事农之人,而亡税三之一矣。” (2).犹无须。 明 胡应麟 《诗薮·近体下》:“以 少陵 之才,攻絶句即不能为 李 ,詎谓不若 摩詰 ,彼自有不可磨灭者,毋事更屑屑也。” 纷更变乱更易。《史记·汲郑列传》:“何乃取 高皇帝 约束纷更之为?”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:“纷,乱也。”《金史·张中孚传》:“且保甲之法行之已习,今遽纷更,人必逃徙。” 清 昭槤 《啸亭杂录·徐中丞》:“愿皇上除弊政,毋示纷更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