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述怀》 全文: 卜日谒阙里,六辔驾言东。 浅春已暄妍,土膏脉起融。 绿麦抽新芽,于耜兴田功。 去岁薄有收,菜色鲜或逢。 山左昨秋潦,伤哉彼庶农。 保赤实多惭,省岁徒责躬。 截漕与发帑,聊以资飧饔。 流者叹转蓬,存者嗟哀鸿。 岂其宜时巡,遇歉而举丰。 抑亦有所思,五字志深衷。 乙丑宣郡灾,十户殆九空。 车驾曾过临,惠泽敷薰风。 不唯二釜赐,兼且百货通。 况兹群有司,爱民孰文翁。 经予亲咨度,上下免相蒙。 以此例齐鲁,冀稍救困穷。 勤民仰圣烈,重道溯儒宗。 是行岂可无,浮议漫交讧。
参考注释转蓬随风飘转的蓬草。《后汉书·舆服志》:“上古圣人,见转蓬始知为轮。”《文选·曹植<杂诗>》:“转蓬离本根,飘颻随长风。” 李善 注引《说苑》:“ 鲁哀公 曰:秋蓬恶其本根,美其枝叶,秋风一起,根本拔矣。” 唐 岑参 《送祁乐归河东》诗:“鸟且不敢飞,子行如转蓬。”《人民文学》1977年第10期:“打击不算大,狼狈如转蓬。” 哀鸿(1).悲鸣的鸿雁。 南朝 宋 谢惠连 《泛湖归出楼中玩月》诗:“哀鸿鸣沙渚,悲猨响山椒。” 唐 韩愈 《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驿途中见寄》诗:“哀鸿鸣清耳,宿雾褰高旻。” 清 孙枝蔚 《泊舟毘陵触目有述》诗:“傍晚朔风急,哀鸿断几行。” (2).《诗·小雅·鸿雁》:“鸿鴈于飞,哀鸣嗸嗸。”《序》云:“《鸿鴈》,美 宣王 也。万民离散,不安其居,而能劳来还定,安集之。”后以“哀鸿”比喻流离失所的人们。 清 洪昇 《长生殿·收京》:“流离百室,哀鸿满路悲戚。” 刘国钧 《辛壬之间杂诗》:“胡卢依样君休问,中泽哀鸿血未枯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