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金履祥的《送金簿解官归天台五首》 全文: 昔岁在东壁,紫气逾苍山。 金君初筮晋,越侯亦开藩。 下有莲幕友,上有师帅贤。 浑然和气中,砥柱屹流湍。 使我千里民,赋政两清安。 益知天台高,楚波浩无边。 一朝别流泳,先后俱东辕。 邦民一何孤,天意一何悭。 舟流安底止,郡政将改弦。 嗟我千里民,生意复茫然。
名句书法欣赏 舟流安底止,郡政将改弦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底止(1).终止。《诗·小雅·祈父》:“胡转予于恤,靡所底止?”《左传·宣公三年》:“天祚明德,有所底止。”底,一本作“ 厎 ”。 清 黄爵滋 《敬陈六事疏》:“若不如此严禁,臣恐此患竟无底止矣。” (2).指休止的地方;住所。 明 高攀龙 《书僧卷》:“其徒之道经于此者,获有底止,无飢渴之虞。” 郡政一郡之政事。 改弦亦作“ 改絃 ”。更换乐器的弦线。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吴失》:“ 吴 之杪季,殊代同疾,知前失之於彼,不能改弦於此,鉴乱亡之未远,而躡倾车之前轨。”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君道》:“或逢天之怒,则思桑林之引咎,不吝改絃於宜易之调,不耻反迷於朝过之涂。” 宋 黄庭坚 《常父惠示丁卯雪十四韵谨同韵赋之》:“改弦张敝法,病十九已瘳。” 清 陈廷焯 《白雨斋词话》卷七:“若理解不明,贞淫未辨,妄窃古人成语,以为己有;胶柱者宝其唾餘,改弦者失其宗旨,古人亦安恃此知己也?” 鲁迅 《书信集·致黎烈文》:“放言已久,不易改弦,非不为也,不能也。”参见“ 改弦更张 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