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未知佚名的《孙泰》 全文: 孙泰,山阳人也,少师皇甫颖,操守颇有古贤之风。 泰妻即姨妹也。 先是姨老矣,以二子为托,曰:“其长损一目,汝可娶其女弟。 ”姨卒,泰娶其姊。 或诘之,泰曰: “其人有废疾,非泰不可适。 ” 众皆伏泰之义。 尝于都市遇铁灯台,市之,而命洗刷,却银也。 泰亟往还之。 中和中,将家于义兴,置一别墅,用缗钱二百千。 既半授之矣,泰游吴兴郡,约回日当诣所止。 居两月,泰回,停舟徒步,复以余资授之,俾其人他徙。 于时睹一老妪,长恸数声。 泰惊悸,召诘之,妪曰:“老妇尝事翁姑于此,子孙不肖,为他人所有,故悲耳。 ”泰怃然久之,因绐曰:“吾适得京书,已别除官,不可住此,所居且命尔子掌之。 ”言讫,解维而逝,不复返矣。
参考注释先是 在此以前。多用于追述往事之词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。——明· 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 先是贝勒统军。——清· 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 一目(1).一只眼睛;独眼。《晋书·殷仲堪传》:“父病积年, 仲堪 衣不解带,躬学医术,究其精妙,执药挥泪,遂眇一目。”《南史·王伟传》:“ 元帝 求而视之,檄云:‘ 项羽 重瞳,尚有 乌江 之败; 湘东 一目,寧为 赤县 所归。’帝大怒。”按, 南朝 宋 刘彧 封 湘东 王,独眼。 (2).一个网眼。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:“有鸟将来,张罗而待之,得鸟者罗之一目也。” 汉 祢衡 《鹦鹉赋》:“虽纲维之备设,终一目之所加。” (3).一眼望去。 宋 朱熹 《题翠壁》诗:“孤亭一目尽天涯,俯瞰烟村八*九家。” 女弟 妹妹 有女弟二人。——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