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姜夔的《昔游诗 其九》 全文: 昔游桃源山,先次白马渡。 渡头何清深,鸿鹄在高树。 白马亦洞天,昔人有奇遇。 洞门不可见,但闻水声怒。 瞻彼羽人宅,乃乘方船渡。 修廊夹五殿,重阁映千树。 规模象魏壮,回合绿阴护。 山椒望五溪,壶头入指顾。 故宫在其北,屋瓦带松雾。 古杉晋地物,中空野人住。 外围四十尺,内可十客聚。 我游瞿仙馆,坛上表遗步。 邓下八叠坡,一亭众妙具。 两山抱澄潭,老木枝干互。 瞻前秀而迥,坐久凛难驻。 桃源独不邮,僻在宫南路。 山行转深邃,狙猿纷上下。 石窦出微涓,令我意犹豫。 昔闻渔舟子,水际见洞户。 今看去肖远,定自后人误。 惆怅却归来,此游不得屡。 于今二十年,历历经行处。
名句书法欣赏 山行转深邃,狙猿纷上下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山行在山中行走。 南朝 宋 谢灵运 《初去郡》诗:“登岭始山行,野旷沙岸浄。” 元 刘迎 《车轣辘》诗:“马虺隤,牛觳觫,山行縈紆车轣轆。” 深邃(1) 深的;幽深 深邃的山谷 深邃的夜空,星汉灿烂。——《探索星空奥密的年轻人》 (2) 深奥的 寓意深邃 狙猿猿猴。 唐 韩愈 孟郊 《征蜀联句》:“巖钩踔狙猿,水漉杂鱣螖。” 宋 王安石 《礼论》:“夫狙猿之形非不若人也。” 上下(1) 高处和低处;上面和下面;职位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上下同欲者胜。——《孙子·谋攻》 鸣声上下,游人去而禽鸟乐也。——宋· 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 上下天光,一碧万顷。——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 (2) 辈分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全家上下都很高兴 (3) 从上面到下面 上下打量着这位陌生人 (4) 指程度上高低、优劣 不分上下 (5) 用在数量词后,表示概数;左右 今年一亩地能有一千斤上下的收成 这位先生今年五十上下 (6) 称衙门中的差役 这般炎热,上下只得担待一步!——《水浒传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