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张方平的《贻辰长老》 全文: 同流谁往还,终日掩柴关。 壁观少林寺,门风先洞山。 道场随处是,心地本来閒。 指我常河水,都忘鬓发斑。
参考注释道场 道士或和尚做法事的场所,也指所做的法事 随处 到处;处处 只要有一粒种了,它就不择地势,不畏严寒酷热,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了。——《松树的风格》 心地(1) 指人的存心、用心 心地善良 (2) 佛教语。指心,即思想、意念等。心能生万法,如地能长万物,儒家用以指心性存养 愿问第一义,回向心地初。——杜甫《谒文公上方》 自古圣贤,皆以心地为本。——《朱子全书·学二》 欲广福田,须凭心地。——《镜花缘》 (3) 心情,心境 心地轻松 (4) 心胸、气量 总能够似宝玉这般人材心地?——《红楼梦》 本来(1) 从一开始 (2) 向来,原来 (3) 原先;先前 (4) 理所当然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