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唐代敦煌曲子的《悉昙颂·其二·神咒六首》 全文: 嗄啰啰。 嗄啰啰。 八明般若幻合和。 三世诸佛悉经过。 皆依般若波罗深蜜多。 证得阿耨多罗波。 波怚逻哆。 哆怚逻波。 鲁留卢楼嗄啰啰。 三藐三菩提大觉那。 亦能自利利于他。 悲智圆满俱摩诃。 皆依般若成佛陀。 耶啰啰怚。 逻和奢莎。 诃耶茶迦。
参考注释般若 智慧。佛教用语。通过直觉的洞察所获得的先验的智慧或最高的知识 波罗(1).即虎。古代 南诏 语。 唐 赵叔达 《星回节避风台骠信命赋》诗:“法驾避星回,波罗毘勇猜。”原注:“波罗,虎也;毘勇,野马也。” (2).悲愁貌。 元 李爱山 《集贤宾·春日伤别》套曲:“嘴古都釵头玉燕,面波罗镜里青鸞,画不尽春山宛转。”一本作“魔罗”。 (3).梵语“波罗蜜”之省。 明 李贽 《得上院信》诗:“世事由来不可论,波罗忍辱是玄门。”参见“ 波罗蜜 ”。 (4).即凤梨。亦写作“波萝”。 清 赵翼 《题岭南物产图六十二韵》:“蜜有波罗甜,绵岂班枝燠。”参见“ 凤梨 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