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轼的《次韵刘景文登介亭》 全文: 泽国梅雨余,衰年困蒸溽。 高堂磨新塼,颇觉利腰足。 松根百尺井,两绠飞净渌。 流觞聚儿童,一笑为捧腹。 清风信可御,刚气在岩麓。 始知共此世,物外无三伏。 长歌入云去,不待弦管逐。 西湖真西子,烟树点眉目。 涛沙少酝籍,高浪翻雪屋。 俯仰拊四海,百世飞鸟速。 远追钱氏余,近吊祖侯躅。 吾生如寄耳,寸晷轻尺玉。 谁似刘将军,逸韵谢边幅。 千言一挥手,五车不再读。 春岩彩鸡舞,月峡哀猿哭。 朝先鶗鴂起,暮与寒螀续。 我老废吟哦,赖君时击触。 从今事远览,发轫此幽谷。 清游得三昧,至乐谢五欲。 莫作狂道士,气压刘师服。
名句书法欣赏 俯仰拊四海,百世飞鸟速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俯仰(1) 低头和抬头,泛指随便应付 左右周旋,进退俯仰。——《左传·定公十五年》 俯仰由人 (2) 比喻很短的时间 俯仰之间,已成陈迹。——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 四海(1) 指全国各地 四海为家 将军既帝室之胄,信义著于四海。——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 大阉之乱,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,四海之大,有几人欤?——明· 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 (2) 指世界各地 放之四海而皆准 (3) 豪放、豁达 老牛说:“真是大手笔,四海得很” 百世 很多世代;很长时期(一世,三十年) 斯固百世之遇也。——明· 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 百世之怨也。——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 流芳百世 飞鸟(1).会飞的鸟类。亦泛指鸟类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鸚鵡能言不离飞鸟,猩猩能言不离禽兽。”《吕氏春秋·功名》:“树木盛则飞鸟归之。” 南朝 宋 颜延之 《赭白马赋》:“惕飞鸟之跱衡。” (2).指古代藏钩游戏中不固定属于哪一方的人。 唐 段成式 《酉阳杂俎续集·贬误》:“《风土记》曰:藏钩之戏,分二曹以校胜负。若人耦则敌对,若奇则使一人为游附,或属上曹,或属下曹,名为飞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