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郑獬的《山阳太守见招值病以长句谢之》 全文: 山阳大都天下夸,长淮蟠山无垠涯。 春风万里汉东来,流辉泱漭不可遮。 绕城楼台满空紫,瓦光碧滑流成波。 东园花草趁姿媚。 真珠蓓蕾黄金芽。 太守政閒日无事,隼旟聊驻朱轮车。 宝明簪裾尽贤彦,金盆泻酒成飞花。 山河喧咽歌管外,舞裾绣画金缕霞。 都人来从无居人,飞尘杂沓何繁华。 固知太守为民意,与民欢然无怨嗟。 明日邀我复同游,我已病酒醉在家。 伏枕不得从车尘,坐见落日啼栖鸦。
参考注释太守 汉朝设立的一郡最高行政主管官吏。隋唐后的刺史、知府也别称太守 太守即遣人。——晋· 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 太守自谓也。——宋· 苏轼《教战守》 太守与客来饮。 太守宴也。 民意 人民群众的共同的、普遍的思想或意愿 欢然喜悦貌。 汉 王褒 《圣主得贤臣颂》:“故圣主必待贤臣而弘功业,俊士亦俟明主以显其德,上下俱欲,懽然交欣。” 宋 罗大经 《鹤林玉露》卷五:“倾盖懽然,呼酒对饮。” 陈去病 《论戏剧之有益》:“我不得已,冠胡冠……以见我伯叔兄弟,接我亲戚朋友,而后我伯叔我昆弟我亲戚朋友乃始懽然释然而怡然慰焉。” 怨嗟怨恨叹息。 南朝 梁 何逊 《南还道中送赠刘谘议别》诗:“握手分岐路,临川何怨嗟。” 唐 杜甫 《古柏行》:“志士幽人莫怨嗟,古来材大难为用。” 明 王錂 《寻亲记·遣役》:“若有钱来买放,何必怨嗟,何必疑惑。” 陈毅 《赣南游击词》:“莫怨嗟,稳脚度年华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