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元代邵亨贞的《兰陵王 王彦强以暮春有怀吴中故居之作见示》 全文: 锦江绿。 长想秦城在目。 瞿塘上、春水*船,十二遥峰翠如簇。 羁怀未易触。 斜日平原散牧。 潘郎爱,年少宦游,遮莫吴霜鬓边扑。 名家旧韦曲。 记雨卧丛花,春覆慈竹。 东来重问乌衣屋。 愁濯锦人远,翦镫窗静,归心遍是梦里速。 更题柱曾□。 凄独。 带移束。 正驿路骝嘶,烟浦帆宿。 遨头风度犹能续。 尽客馆歌舞,故人**。 薛涛笺上,写恨处,字可掬。
参考注释重问(1).赠送厚礼。 (2).指古时大臣犯重罪而被审讯。 乌衣(1).黑色衣。古代贫贱者之服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邓艾传》:“值岁凶旱, 艾 为区种,身被乌衣,手执耒耜,以率将士。”《隋书·五行志上》:“ 后主 於苑内作贫儿村……多令人服乌衣,以相执缚。” 唐 段成式 《酉阳杂俎·诺皋记上》:“ 虞道施 , 义熙 中乘车山行,忽有一人,乌衣,径上车言寄载。” (2).指穿黑衣的差役。 宋 戴复古 《久寓泉南》诗之九:“寄跡小园中,忽有乌衣至,手中执圆封,州府特遣餽。” (3).指 乌衣巷 。参见“ 乌衣巷 ”。 (4).指燕子。 元 杨维桢 《题边鲁生梨花双燕图》诗:“春风歌《白雪》,夜月梦乌衣。” 金 庞铸 《田器之燕子图》诗序:“ 器之 自叙云: 明昌 丙辰予从军塞外……忽一日飞止坐隅,都无惊畏,移时不去,予始悟明日秋社,此鸟当归,殆留别语也。因作一诗赠之云:‘几年塞外歷崎危,谁谓乌衣亦此飞。’” 清 富察敦崇 《燕京岁时记·梧桐》:“至於秋天鸿雁,社日乌衣,则有月令在。”参见“ 乌衣国 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