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名句出处出自唐代萧颖士的《过河滨,和文学张志尹》 全文: 隆古日以远,举世丧其淳。 慷慨怀黄虞,化理何由臻。 步出城西门,裴回见河滨。 当其侧陋时,河水清且潾。 沧桑一以变,莽然翳荆榛。 至化无苦窳,宇宙将陶甄。 太息感悲泉,人往迹未湮。 瑟瑟寒原暮,冷风吹衣巾。 顾我譾劣质,希圣杳无因。 且尽登临意,斗酒欢相亲。
参考注释太息(1) 即“叹气”。 (2) 生理现象。以呼气为主的深呼吸。正常人的呼吸中,一呼一吸称为一息,一息脉动四次,三息之后有一次深呼吸,脉五动,脉诊上称为“闰以太息”。病理情况下,若患者频频吸气,称为善太息,它是一个症状,可由肝胆郁结,肺气不宜引起 (3) 表示某种感情 陈涉太息回。——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 感动太息。——清· 张廷玉《明史》 悲泉(1).古代传说中的水名。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:“﹝日﹞至于 悲泉 ,爰止其女,爰息其马,是谓县车,至于 虞渊 ,是谓黄昏。”后因以指日落处。亦喻时光易逝。 晋 陶潜 《岁暮和张常侍》:“市朝悽旧人,骤驥感 悲泉 。” 清 黄景仁 《杂咏》之八:“駸駸感骤驥,惻惻聆 悲泉 。” (2).指流声使人悲伤的泉水。 南朝 宋 鲍照 《舞鹤赋》:“严严苦雾,皎皎悲泉。” 唐 杜甫 《北征》诗:“慟哭松声回,悲泉共幽咽。” 往迹 往事;陈迹 一切都已成了往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