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陆游的《沧滩》 全文: 百夫正讙助鸣橹,舟中对面不得语。 须臾人散寂无哗,惟闻百丈转两车。 呕呕哑哑车转急,舟人已在沙际立。 雾歛芦村落照红,雨余渔舍炊烟湿。 故乡回首已千山,上峡初经第一滩。 少年亦慕宦游乐,投老方知行路难。
参考注释百夫犹众人,多人。《诗·秦风·黄鸟》:“维此 仲行 ,百夫之防。” 唐 韩愈 《孟生》诗:“一门百夫守,无籍不可寻。” 清 王又旦 《次丰城得汪检讨书知吴野人已卒诗以哭之》:“平生独往心,百夫挽强弩。” 鸣橹亦作“ 鸣艣 ”。摇橹声。借指船行。 宋 王安石 《题朱郎中白都庄》诗:“藜杖听鸣艣,篮舆看种田。” 宋 范成大 《倪文举奉常将归东林》诗:“相过得得款溪门,雪夜前村听鸣櫓。” 宋 陆游 《航海》诗:“趁潮乱鸣艣,过磧细扶柁。” 明 刘基 《彭泽阻风》诗:“不寐残缸犹闪灭,动情鸣櫓数哑謳。” 对面(1) (2) 对门 他就住在对面 (3) 当面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,忍能对面为盗贼。——唐· 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 (4) 正前方 杨志却待要回言,只见对面松林里影着一个人。——《水浒传》 不得 用在动词后面,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 吾不得而见之矣。——清·袁枚《黄生借书说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