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张方平的《閒居述怀》 全文: 疏慵余本性,放旷涵天真。 自疑姑射来,藐然太古淳。 思与老彭游,坐阅冥灵春。 世家守儒业,此志成越秦。 蹭蹬湛世伪,遂与英俊群。 阔步处清禁,迎班趋紫宸。 高议预时事,客气矜要津。 薪火不停焰,风波浩亡垠。 释筈前无的,将车后多尘。 履地弗敢蹐,仰屋徒含颦。 兼济悼迟暮,独善惭隐沦。 沥恳得嘉命,閒曹容病身。 性以净为体,慵乃德之纯。 融师善知识,中散诚仁邻。 首慵废冠弁,腰慵捐佩绅。 手慵如槁枝,足慵若奇轮。 耳目遗声色,鼻舌忘馨辛。 内乐极委顺,中扃收精神。 大观齐诸物,万化同一均。 祸兮福所倚,名与身孰亲。 何须人林壑,自是逍遥人。
参考注释仰屋卧而仰望屋梁。(1)形容无计可施。《后汉书·寒朗传》:“及其归舍,口虽不言,而仰屋窃叹。” 宋 王安石 《思王逢原》诗:“仰屋卧太息,起行涕淋灕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苏仙》:“偶缺晨炊,仰屋无计。” 谭嗣同 《仁学》二二:“杼轴繁而悬鶉之衣絶,工作盛而仰屋之嘆消。”(2)卧而仰望屋梁。《梁书·南平王伟传》:“ 恭 每从容谓人曰:‘下官歷观世人,多有不好欢乐,乃仰眠床上,看屋梁而著书,千秋万岁,谁传此者?’”后因以“仰屋”形容苦思冥想的样子。 元 马端临 《文献通考序》:“矜其仰屋之勤,而俾免於覆车之愧。” 含颦亦作“ 含嚬 ”。谓皱眉。形容哀愁。 唐 刘禹锡 《春去也》词:“丛兰裛露似沾巾,独坐亦含嚬。” 前蜀 韦庄 《浣溪沙》词:“日高犹自凭朱栏,含顰不语恨春残。” 清 龚自珍 《虞美人》词:“湘帘放下悄含顰,生怕梨花和月射啼痕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