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李彭的《奉酬湖阴韦深道》 全文: 淮南废沐浴,望汉三十秋。 丞相发蒙耳,卫青奴虏俦。 终藉汲长孺,毅然寝阴谋。 正人国之纪,进退系戚休。 鹗立耸朝著,深藏耀岩幽。 湖阴有真隐,趣尚协沧洲。 奇胸饱风霜,大笔森戈矛。 急贤甚渔猎,网罗英隽收。 终南与少室,朝暮拔其尤。 胡为卧江津,尚阻瞻冕旒。 顾令茧栗犊,升禋荐圜丘。 开轩榜独乐,高躅追前修。 志士遗草泽,馀波及汤流。 益使山林尊,豪夺不可求。 但恐赴陇书,未能逃大蒐。 嗟余牛马走,鬓斑年亦遒。 烟霞入种艺,松桂助飕飗。 书来挟妙句,眷言颇绸缪。 乃知气先感,臭味还相侔。 诗成月生岭,回溪上明楼。
参考注释人国国家。《史记·范雎蔡泽列传》:“謁君得无与诸侯客子俱来乎?无益,徒乱人国耳。” 宋 苏洵 《管仲论》:“ 竖刁 、 易牙 、 开方 三子,彼固乱人国者。”《三国演义》第四三回:“ 苏秦 佩六国相印, 张仪 两次相 秦 ,皆有匡扶人国之谋。” 鲁迅 《坟·文化偏至论》:“人国既建,乃始雄厉无前,屹然独见于天下。” 进退(1) 前进和后退 进退不由。——宋· 文天祥《指南录后序》 进退无颜仪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 进退坐作之方。——宋· 苏轼《教战守》 进退维谷 (2) ∶该进则进,该退则退,指言行适度 不知进退 戚休犹休戚。忧愁和欢乐;祸福。 宋 苏轼 《赐尚书左丞李清臣乞退不允批答》之二:“义既同於戚休,身岂轻於出处?” 明 陆采 《怀香记·受诏参戎》:“暴虎冯河真可愁,临时候枯荣戚休,任逆来须顺受。” 老舍 《今日》诗:“儿女竞劳动,工农共戚休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