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寄题岫云寺壁》 全文: 昨岁游招提,首春日明发。 登顿搴萝烟,徘徊倚石发。 谷神呈色相,山僧供笋蕨。 坐彼云外楼,远兴浩无竭。 是时花事未,新草渐薰馞。 松籁奏飒沓,岭云时出没。 谓当九夏炎,嘉荫应满樾。 因之畅吟怀,胜赏更清绝。 自我别净地,寒暑倏两越。 盾日正堪畏,说霖尚迟浡。 彭怒鸣终风,龟纹裂原垡。 逭暑应无地,闵雨常竟月。 乃知玉食人,不如饱粗粝。 后乐不多见,先忧曷有歇。 遥忆僧眠起,煨芋烧榾柮。 休夏兹其时,安禅面崒屼。 题诗寄岫云,身在岫云窟。 揽结林峦幽,渟注石泉活。 更呼潭底龙,一雨消炎暍。 设分宾主见,是谓话两橛。
参考注释登顿上下;行止。《文选·谢灵运<过始宁墅>诗》:“山行穷登顿,水涉尽洄沿。” 李周翰 注:“登顿,谓上下也。” 金 元好问 《沁州刺史李君神道碑》:“太夫人以 六盘 路险,登顿殊甚,山外高寒,非老人所堪。”《随园诗话》卷二引 清 胡书巢 《朝天峡》诗:“旬月走云栈,登顿劳下上。” 徘徊(1)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他在街上徘徊 (2) 比喻犹豫不决 三纳之而未克,徘徊容与,追者益近。——明· 马中锡《中山狼传》 (3) 危险常顾 经常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石发生于水边石上的苔藻。《初学记》卷二七引 晋 周处 《风土记》:“石髮,水苔也,青緑色,皆生於石也。” 唐 杨炯 《青苔赋》:“别生分类, 西京 南越 ,则乌韭兮緑钱,金苔兮石髮。” 宋 林逋 《过芜湖县》诗:“更好两三僧院舍,松衣石髮鬭山幽。”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草十·陟厘》:“石髮有二,生水中者为陟釐,生陆地者为乌韭。” 清 二石生 《十洲春语》卷下:“调山薯羹,煮脱粟饭,水母石髮,俊味臚陈。” |